平果市國土空間規劃報告編制、兩個體系研究專題及數據庫建設項目公開招標
招標編碼:CBL_20201214_532512577697793
標訊類別: 國內招標
資金來源: 其他
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編號:BSZC2020-G3-230620-GXGN
項目
一、項目要求及技術需求 |
|||
項號 |
服務名稱 |
數量 |
服務內容及要求 |
1 |
平果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服務采購 |
1項 |
一、項目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以國土空間保護為基礎的生態文明建設時期。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空間規劃體系的要求。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在全國28個市縣聯合開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工作。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構建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不斷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的戰略引領地位。根據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廣西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方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2019)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的相關部署,2020年底基本完成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平果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對行政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制定空間發展政策、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修復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總依據,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基礎和指引,對引領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通過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在平果全域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和管制體系,加快構建平果區域發展新格局,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統籌謀劃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修復,提升國土空間的開發保護利用水平,保護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推進經濟和環境可持續與均衡發展,構建高品質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勾繪保護與開發融為一體的空間藍圖。 (二)工作原則 1. 戰略引領、全域統籌。明確我市發展目標與時序,引領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堅持城鄉協調,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統領全市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治理等活動,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 2.底線約束、綠色發展。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堅持保護優先、集約節約,結合百色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根據平果實際情況,優先劃定不能進行開發建設的范圍,嚴守生態安全、國土安全、糧食安全和歷史文化保護等剛性管控線,促進城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以人為本、提升品質。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優化城鄉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堅持“開門編規劃”,強化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把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規劃編制和實施水平的標準。 4. 多規合一、高效協同。統籌全市各類空間性規劃,建立協同治理的規劃實施機制。充分吸收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簡稱“兩規”)、“多規合一”等的工作經驗,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全域覆蓋、全要素、全過程管控。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類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形成國土空間“一張圖”。 5.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尊重規律,前瞻謀劃,科學分析,根據自然稟賦、人文特色、不同地區發展階段特征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鼓勵規劃適度“留白”,給地方用地發展留有彈性空間,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 (三)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為平果市行政轄區,包括包括馬頭鎮、新安鎮、果化鎮、太平鎮、坡造鎮、四塘鎮、舊城鎮、榜圩鎮、鳳梧鎮、海城鄉、黎明鄉、同老鄉等12個鎮(鄉),面積約2485平方公里。 規劃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三、規劃內容 依據《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2019年),平果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工作主要包括方案編制和專題研究兩個板塊。 (一)方案編制 1.統一規劃基數 以平果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以下簡稱“三調”)為現狀基礎數據,按照《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2020.10)開展補充細化調查,并整合規劃編制所需的空間關聯現狀數據和信息,按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和現狀評估通知》要求,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一張底圖,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2.現狀分析研判 結合百色市“雙評價”、“雙評估”深化研究,分析國家、自治區和市相關要求,分析平果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面臨的形勢挑戰,確定規劃重點任務。 3.明確目標戰略 落實國家、自治區重大戰略部署,按照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相關要求,提出平果國土空間保護與利用的發展目標、戰略定位和指標體系,確定分階段發展目標。 4、推動區域協同 落實自治區、市國土空間規劃對平果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要求,加強平果與周邊行政區域在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聯通、公共服務配置、城鎮協同規劃建設等方面的協調。 5.優化空間格局 (1)明確底線管控 落實百色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要求,從生態安全、資源保護、城鄉建設、公共安全、社會民生、歷史文化等方面提出底線約束內容和實施保障措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明確各類控制線的管控要求。 (2)優化國土空間結構 落實國家、自治區和市空間發展戰略,立足自然資源本底,堅持區域協調、城鄉融合,分析人口、用地、產業、交通關系,深入研究平果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確定市域總體空間結構。推動城鎮、農業及生態等“三生”空間融合,確定市域城鎮村體系、農業空間結構和生態空間結構并明確相應保護與利用策略。 (3)明確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與用途結構調整 按照主導功能明確的原則,在平果市域國土空間規劃基本分區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劃分平果市域規劃分區,達到二級規劃分區深度,并制定用途準入、用途轉換和相關控制要求。落實和深化百色市級規劃要求,明確平果土地利用規模控制,結構優化、布局調整、效率提升的目標與策略,提出耕地、園地、林地、城鄉建設用地、區域基礎設施用地等主要用地類型的規模與比例關系。 6.資源統籌保護與利用 (1)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要求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要求,統籌森林、濕地、河流、耕地、礦產等各類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確定自然資源保護底線和利用上限,提出各類自然資源供給總量、結構,布局調整的重點和方向。 (2)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要求 明確耕地資源、水資源、濕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各類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具體指標、要求和措施。推進建設用地結構調整與再利用,明確建設用地結構優化目標與策略,提出居住、工業、商業、公共設施、綠地等各類用地的配置比例。推動存量用地高效集約利用,提出存量建設用地改造的總體要求,劃分改造分區,明確各類存量用地的盤活指引和相關政策機制。 7.國土綜合與生態修復 明確平果市國土綜合和生態保護修復的目標任務、策略路徑、重點方向與重點區域。提出高標準農田建設、田水路林村綜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增存掛鉤等重點工程和措施要求;進一步明確耕地集中儲備區規模和布局。提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山體、林地、土地退化和污染修復、自然保護地的措施要求,明確生態修復的重點工程與重點項目。 8、國土空間優化與品質提升 (1)居住與住房保障 預測住房和居住用地需求,明確新增住房總套數和居住用地面積,形成合理的住房供應結構。根據住房供應總量,提出滿足新增住房套數需要增加的居住用地供應規模。 (2)公共服務設施 落實百色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明確平果市域公共服務體系,明確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標準、數量和規模等級。提出社區生活圈劃分標準和步行可達覆蓋率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要求,劃分社區生活圈類型并提出建設指引。 (3)產業布局 圍繞國家及區域產業發展導向,提出平果產業空間發展方向,明確各類產業功能集聚區空間布局、制定產業準入規則。 (4)公園綠地與開敞空間 根據百色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公園綠地及開敞空間布局要求,銜接上位專項規劃,合理確定全市各類公園的配置數量、面積和布局。結合河湖水系和城市生態廊道,明確平果市域內開敞空間的構成要求及總體空間布局。 (5)鄉村建設 結合鄉村資源稟賦與發展基礎,依據村莊類型提出差異化發展指引,明確村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用地等鄉村用地集約節約利用要求,提出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的目標與策略。 (6)歷史文化保護 落實國家、自治區和市歷史文化風貌特色與各類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要求,明確平果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各級文物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竺的保護名錄、保護范圍和措施,提出文化路徑和文化挖掘策略。 (7)大地景觀與城鄉風貌 依托山水格局、充分利用自然、歷史文化等資源,明確整體城鄉風貌定位及特色分區,提出各分區指引,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地景觀與城鄉風貌。 9.支撐保障體系 (1)交通設施 提出綜合交通體系發展目標和策略,明確重大交通設施的功能等級、用地規模、走向、位置和銜接要求。確定綜合交通體系組織的原則和策略,明確客貨運通道布局要求。 (2)市政及防災設施 確定規劃期內基礎設施保障水平,確定能源、供水、排水、通信、燃氣、電力、環衛等主要市政基礎設施布局及主要設施走廊控制范圍與要求。 確定綜合防災減災目標與設防標準,明確主要災害類型及其防御措施;提出主要防災避難場所、應急避難和救援通道的布局和管控要求。 10、中心城區布局 (1)劃定范圍:中心城區 研究中心城區主要建成區和相關控制區域。劃定中心城區范圍。 (2)用地布局 明確中心城區及用地發展方向與空間格局,優化城鎮用地布局,提出各類用地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的重點與方向。用地分類一級分類深度為主,重要藍綠空間、公共設施可表達至二級用地分類。 (3)居住與住房保障 合理布局居住用地,明確新增住房總套數、保障性住房、租賃住房套數,確定租賃住房、保障性住房布局、提出為滿足新增住房套數需增加的居住用地供應規模。 (4)公共服務設施與社區生活圈 確定中心城區及范圍內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和空間布局。落實社區生活圈劃分標準,劃定15分鐘社區生活圈,明確各級社區生活圈建設標準。 (5)城市公園綠地與開敞空間 確定中心城區及范圍內公園綠地的數量和空間布局,明確保留、維護自然河道、濕地、新增及保留廣場等開敞空間,確定通風廊道的格局和控制要求,建設結構完整、級配合理、功能完善的開敞空間和游憩網絡體系。 (6)城市基礎設施與綜合防災布局 道路交通布局。提出路網密度,公交出行比例等交通發展指標,統籌各類重大交通設施和物流系統,提出交通發展策略,確定快速路、主干道的等級、功能、走向,明確公共交通發展目標,提出慢行系統規劃原則和指引。 市政基礎設施布局。明確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目標,確定建設標準與設施容量、重大設施的用地布局及重要設施廊道走向,對水廠、污水處理廠、發電廠、變電站及城市氣源、熱源、通信設施等提出管控要求,提出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垃圾分類處理的布局建設要求。 防災減災設施布局。進一步明確防災設施用地布局和防災減災具體措施,劃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設施范圍、通道以及危險品和倉儲用地的防護范圍。 11、實施保障 (1)明確近期建設重點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近期專項規劃、年度重大項目建設安排和財政支出,對規劃近期實施作出統籌安排。提出近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對近期的國土開發、保護、項目及用地安排制定近期實施規劃,對近期實施項目庫做出統籌安排和行動計劃。 (2)加強實施監測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系列保障措施、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評估機制,構建橫向協調、縱向聯動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系統,建立實施績效考核制度。 (二)專題研究內容 專題一:城市發展戰略及產業體系專題研究 2020年平果正式撤縣設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明確城市空間拓展方向,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任務。在國家西部大開發、軌道交通建設等外部背景下,重新審視平果城市發展區位,落實國家、自治區發展要求,提出未來15年城市發展戰略和對應策略。 分析全市農業產業和工業產業發展現狀、空間分布、存在問題,研判市內外產業發展形勢,提出新時代平果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發展戰略。結合資源稟賦、交通區位、產業基礎和國家產業導向等,對產業發展配套支撐政策體系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策略和總體方案,包括全市重要農業生產區、工業產業等生產力布局及空間保障措施。同時,分類提出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經濟重點發展區域的配套空間引導政策,研究提出各類重大產業平臺的發展重點和發展路徑建議。 專題二:綜合交通與市政設施支撐體系專題研究 結合新時代人流、物流發展特征及需求,提出全市綜合交通發展目標和戰略,研究配置公路、鐵路、管道、綜合交通樞紐等各類基礎設施布局,明確全市綜合交通網絡和樞紐體系布局。研究市級能源、信息、給水、排水、環保環衛、殯葬等市政基礎設施發展目標與規劃規模,提出市級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要求。 ★四、成果要求 (一)成果構成 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附件和數據庫成果。其中規劃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專題研究報告和其他材料。 (二)成果內容 1、規劃文本 規劃文本應當以條款格式表述規劃結論,包括規劃條文必要的表格。表述準確規范,簡明扼要。 2、規劃圖件 規劃圖件包含市域、中心城區兩部分,具體如下: (1)市域層面應包含以下必備圖紙: 國土空間土地利用現狀圖、生態資源分布現狀圖、綜合交通體系現狀圖、區域協同規劃圖、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國土空間“三條控制線”劃定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城鎮村體系規劃圖、國土與生態保護修復布局規劃圖、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圖、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圖。 (2)中心城區應包含以下必備圖紙: 中心城區用地現狀圖、中心城區規劃用地布局圖、中心城區 “三條控制線”控制圖、城市公園綠地與開敞空間規劃圖、住房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社區生活圈規劃圖、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圖、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圖、開發強度分區規劃圖、通風廊道規劃控制圖。 除了以上圖紙以外,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其他圖紙。 3、規劃說明 應闡述規劃決策的編制基礎,技術分析和編制內容,作為規劃實施中配合規劃文本和圖件使用的重要參考。 4、專題研究報告 專題研究報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專題一: 城市發展戰略及產業體系專題研究 專題二: 綜合交通與市政設施支撐體系專題研究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采購人可結合實際需要替換部分專題研究內容。實際成果要求以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規程為準。 |
合同履行期限:原則上在2021年底前完成編制報批工作,若自治區、市對編制完成時間有最新要求,從其規定。各階段工作成果提交時間按照合同約定執行,直至送審成果通過自治區政府審批。實際時間以國家和自治區最新要求為準。
本項目( 接受 )聯合體投標。
二、申請人的資格要求:
1.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2.落實政府采購政策需滿足的資格要求:
《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財庫[2011]181號)、《關于我區政府采購支持監獄企業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桂財采[2015]24號)、《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政府采購政策的通知》(財庫〔2017〕141號)。
3.本項目的特定資格要求:投標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城鄉規劃乙級或土地規劃乙級及以上的編制資質。(若是聯合體投標,聯合體各方必須滿足資質要求)擬派本
三、 (北京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
項目 聯系人:李楊
咨詢電話:010-51957458
傳真:010-51957412
手機:13683233285
QQ:1211306049
微信:Li13683233285 郵箱:[email protected]
備注:欲購買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注冊網站并繳納因特網技術服務費后,查看項目業主,招標,中標公示等,并下載資格預審范圍,資質要求,招標清單,報名申請表等。為保證您能夠順利投標,具體要求及購買標書操作流程按公告詳細內容為準,以招標業主的解答為準本。
來源:中國電力招標采購網?編輯:dlsw